设计体验师Weifeng,Ben🧧

冥想不仅是解压,配合中医推拿更是一种自我关怀的哲学和疗愈

31 丨2天前

越来越多的人在寻找应对压力和克服危机的方法。自我保健培训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。 


“我发现自己陷入了思绪的漩涡,几乎无法入睡。担忧和恐惧主宰了我的生活。”吉恩·戈夫 (Gene Goff) 回忆说。大约十年前,57 岁的他在职业和生活挑战的双重压力下濒临崩溃。作为领导层,这位经济工程师在紧张的工作中承担着巨大的责任,而家庭的不幸和破裂又给他的心理造成了额外的压力。“我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已经达到极限。” 

吉恩·戈夫在正念方面有着积极的经验。


但吉恩·戈夫找到了一条出路:正念和冥想帮助他保持头脑清醒,并重新获得了生活激情。吉恩·戈夫说:“这不需要精神导师,只需要你自己愿意去体验。然后你就能找到通往内心世界的道路,并找到更多平静和安宁的方法。” 


如今,吉恩·戈夫不仅是倡导正念的代言人,同时也是展示其效果的案例——科学家们也证实了这一点。 


正念背后的科学 


心理学家、神经科学家和正念指导师布里塔·赫泽尔 (Britta Hölzel) 博士的研究课题是正念和冥想的潜在积极作用。在她的研究中,她使用了核磁共振等成像技术,结果表明,正念练习不仅能增加幸福感,还能给大脑带来可测量的变化。 


布里塔·赫泽尔博士研究正念和冥想。


“冥想已被证实是应对压力的有效方法。正念是一种生活方式:当我们接触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时,我们会更快乐——无论我们是否喜欢做这件事。”赫泽尔说道。 



推广新方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 


最新数据显示,正念和冥想等练习如今在德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现实意义。据德国抑郁症基金会的一项调查显示,24% 的受访者都曾被诊断过患有抑郁症,5% 的受访者目前患有经医学证实的抑郁症。这项针对 5000 名 18 岁至 69 岁人群的调查强调了寻找普及心理健康新方法的紧迫性。 


而这正是大势所趋:据调查,德国约有 1500 万人已经开始冥想或至少有兴趣这样做,而且这一趋势还在不断上升。95% 的练习者表示,正念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——吉恩·戈夫的例子也说明了这一点。


一、冥想确实是一种能有效调节情绪、缓解压力并促进自我疗愈的练习。它是一种通过专注和觉察来训练心智的方式,帮助我们与内在情绪建立更健康的关系。


冥想对身心的益处包括:


让您能以全新的方式看待带来压力的事情。

培养压力管理技能。

增强自我意识。

关注当下。

减少负面情绪。

帮助增强创造力。

帮助提高耐心。

降低静息心率。

降低静息血压。

提高睡眠质量。


以下是一些科学依据和实践建议,或许能帮你更深入理解它的力量:


🌱 冥想调节情绪的科学机制


1. 前额叶皮层激活

 冥想时大脑的「理性中枢」(前额叶皮层)活动增强,帮助我们更冷静地观察情绪而非被其淹没。

2. 杏仁核反应减弱

 长期冥想者面对压力时,情绪中枢「杏仁核」的活跃度降低,减少了恐惧、焦虑的即时反应。

3. 神经可塑性改变

 规律的冥想能重塑大脑神经回路,增强情绪调节能力(研究显示8周正念课程即可改变脑结构)。


二、🧘 冥想缓解压力的核心方法


1. 呼吸锚定法(基础练习) 

 - 闭眼静坐,专注感受呼吸时鼻腔的气流或腹部的起伏。 

 - 当思绪飘走时,温柔地将注意力拉回呼吸,反复练习会逐渐提升专注力与平静感。


2. 身体扫描(释放躯体压力) 

 - 从脚趾到头顶逐一觉察身体部位,注意紧绷处并伴随呼气放松。适合睡前练习。


3. RAIN情绪处理法(针对强烈情绪) 

 - Recognize(识别):觉察“我现在感到焦虑/愤怒” 

 - Allow(允许):不评判地接纳情绪存在 

 - Investigate(探索):感受情绪在身体的哪个部位,像热?紧绷? 

 - Nurture(关怀):对自己说“这很难,但我可以陪伴自己度过”。


引导式冥想,这种方式有时候称之为引导性想象法或视觉化。使用这种冥想方法,形成可帮助您放松的某个地方或事物的心理意象。


请尝试调动尽可能多的感官。包括您可以闻到、看到、听到或感觉到的事物。可能由导师或老师引导完成此过程。


曼特拉冥想,这种冥想需要重复能够平复心情的词汇、想法或短语,阻止不想要的想法。

正念冥想。这种冥想基于保持正念。这意味着要更留意当下。


在正念冥想中,您专注一件事情,比如您的呼吸气流。您可以注意到自己的想法和感觉。但是让它们发生就好,不加评判。


气功,这种练习通常结合冥想、放松、运动和呼吸练习来恢复和保持平衡。气功是中医的组成部分。


太极,这是一种温和的中国武术训练。太极需要缓慢、优雅地完成一系列姿势或动作。并且您随着动作进行深呼吸。


三、推拿正骨,您要在配合经络疏通、正骨推拿的同时摆出一系列姿势。这有助于改善身体的灵活性并保持心态平静。正骨时,您需要保持放松和专注。这样可帮助您更多地关注此时此刻,而暂时忘却忙碌的日常琐事。


冥想和中医推拿虽然源自不同的文化体系(冥想多与印度、佛教传统相关,而推拿属于中医外治法),但两者在调节身心、平衡能量、促进自愈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。结合使用甚至能产生协同效应。以下是具体的对比与关联分析:


1. 核心理念的共通性

冥想核心目标,通过调息、调心达到身心合一。推拿通过手法调节气血、疏通经络。

能量观,冥想关注"气"或"Prana"(生命能量)。 推拿强调"气血"运行与经络通畅   |

治疗逻辑, 冥想内在觉察→情绪释放→身体放松。推拿,外力疏通→气血平衡→情绪舒缓 

整体观,冥想身心相互影响(心理影响生理)。推拿,形神一体(身体影响情志)


共同点: 

两者都认为情绪压力会以"气滞/能量阻塞"的形式存储在身体中(如冥想者常觉"胸口堵",推拿师易发现肩背僵硬),而释放这些阻塞需要身心同步干预。


2. 实践中的互补作用


冥想辅助推拿疗效


推拿前冥想10分钟: 

 通过呼吸放松身体,减少肌肉紧张,使推拿师更容易触及深层筋结(尤其适合长期焦虑导致"板状背"的人群)。 


推拿后冥想: 

 帮助身体整合手法刺激后的气血变化,延长治疗效果(如推拿疏通肝经后,冥想观想绿色光流动可增强疏肝解郁效果)。


推拿强化冥想体验

- 解决身体障碍: 

 长期久坐导致的腰骶僵硬会干扰冥想时的静坐,通过推拿松解相关部位(如膀胱经、八髎穴)能提升冥想舒适度。 


-穴位刺激增效: 

 推拿特定穴位(如百会穴、涌泉穴)后冥想,可能更容易进入"气感"状态(传统中医认为百会为阳气之会,涌泉为接地之穴)。


3. 针对常见问题的联合方案

慢性压力/焦虑

- 推拿重点: 

 开肩颈(风池穴、肩井穴)、揉腹(中脘穴)、点按太冲穴(疏肝)。 

- 冥想配合: 

 身体扫描时特别关注推拿过的部位,想象阻塞处如冰融化为水。


失眠

- 推拿重点: 

 头部按摩(印堂至百会)、耳穴按压(神门点)、脚底推搓(涌泉穴)。 

- 冥想配合: 

 采用"4-7-8呼吸法"(吸气4秒→屏息7秒→呼气8秒),同时默念"松"字。


情绪抑郁

- 推拿重点: 

 背部刮痧(膀胱经)、敲打膻中穴、梳理肋间(期门穴附近)。 

- 冥想配合: 

 练习"微笑冥想",吸气时想象胸口绽放温暖金光,呼气时释放灰色郁气。


- 最佳时机: 

 推拿后1小时内冥想效果最佳(此时气血活跃但身体已放松);避免饱腹或极度疲劳时练习。 

  

- 文化差异提醒: 

 传统中医推拿强调"得气感"(酸胀痛),而冥想追求"放松",初期结合时需调整预期,避免因疼痛干扰专注。


5. 东西方视角的融合

现代研究已发现两者共同作用机制: 

- 迷走神经刺激:推拿颈部/腹部与冥想深呼吸均能激活副交感神经(放松反应)。 

- 内啡肽释放:推拿手法和冥想均被证实可促进这种天然镇痛物质的分泌。 


正如《黄帝内经》所言:"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",冥想是从"神"的层面内守,推拿是从"形"的层面导引,形神共调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。


四、冥想的组成部分


每一类型的冥想都包含某些有助于冥想的特征。这取决于您听从谁的指导或者上谁的课。冥想中最常见的特征包括:


集中注意力。集中注意力是冥想最重要的要素之一。


集中注意力可以帮助您摆脱许多引起压力和担忧的干扰。您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事物上,比如一个特定的物体、一幅图像、一句祷告,甚至包括您的呼吸。


呼吸松弛训练法。这种技巧调动将胸腔与腹腔分隔的肌肉(称为横膈膜肌肉),进行节奏均匀的深度呼吸,扩张肺部。其目的是放缓呼吸,吸入更多的氧气,减少呼吸时肩部、颈部和上胸肌的使用,使呼吸更顺畅。

安静的环境。如果您是初学者,在安静的地方冥想可能会更加容易。尽量不要让太多的物品分散您的注意力,包括不要放置电视、电脑或手机。


随着您越来越熟练地掌握技巧,您在任何地方或许都能进行冥想。这包括导致压力增高的场合,例如交通堵塞时、紧张的工作会议中或在食品杂货店排长队时。这也是您可以从冥想中充分获益的时刻。


舒适的姿势。您可以在坐着、躺着、走路、做其他姿势或活动时练习冥想。试着让自己感到舒适,这样您就能从冥想中获得最大收获。努力在冥想时保持良好的姿势。

开放的心态。不加批判地接纳头脑中浮现的各种想法。


每天练习冥想的方法


不要让冥想的“正确”方法增加您的压力。如果愿意,您可以参加特殊的冥想中心或由训练有素的教练举办的小组课程。但是自己也可以很容易地练习冥想。也有一些应用程序可以使用。


您可以自由选择正式或非正式的冥想方法。有些人将冥想纳入日常生活。例如,他们可能会每天冥想一小时(从冥想开始到结束)。不过,每天几分钟的冥想便足够。


这里给出了一些可供您选择用于自己练习冥想的方法:


深呼吸,这对初学者很好,因为呼吸是一种天生的身体机能。


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。当通过鼻孔吸气和呼气时,请感受和倾听您的呼吸。慢慢地深呼吸。当注意力涣散时,轻轻地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呼吸上。


扫描身体,当使用这个技巧时,把注意力集中在您身体的各个部位。知道您身体的感觉。这种感觉可能是疼痛、紧张、温暖或放松。


将身体扫描与呼吸练习相结合,想象让呼吸热量或放松能量进出您身体的不同部位。


重复一个曼特拉密语。您可以创造自己的曼特拉密语。它可以有宗教意义,也可以不带宗教意味。举例来说,宗教曼特拉密语包括基督教传统的耶稣祷文,犹太教中的上帝圣名,或者印度教、佛教和其他东方宗教的奥姆曼特拉。


散步与冥想,散步时冥想是一种有益和健康的放松方式。无论走到哪里,您都可以使用这个技巧,比如在森林中、城市人行道上或购物中心中。


当使用这种方法时,放慢您的脚步,这样您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双腿或双脚的每个动作上。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您要去哪里。把注意力集中在双腿或双脚上。当您抬起一只脚,向前移动腿并将脚放到地面上时,会在脑海中不断重复“抬起”、“移动”和“放下”这样的动作词。把注意力集中在周围的风景、声音和气味。


祈祷,祈祷是最著名和最广泛使用的冥想类型。在大多数信仰传统中都可以进行口头和书面祈祷。


阅读和反思,许多人表示,他们从阅读诗歌或经文中受益,并花一些时间思考它们的含义。


五、您也可以听听神圣颂钵的共振,精油香薰,口头语言创作,或任何令您感到放松或鼓舞的音乐。您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日记里,或者和朋友或精神领袖探讨一下。


冥想、颂钵、薰衣草精油香薰常被用于放松和促进身心健康,它们各自有独特的特点和作用,也可结合使用。以下是相关介绍:


颂钵


含义与作用:源于喜马拉雅地区,是一种由特殊金属合金制成的钵。通过敲击或摩擦颂钵,能发出深沉、悠远的声音和振动。其声音和振动可帮助放松身体、平静心灵,缓解压力和焦虑,促进睡眠,还能调整身体能量平衡,改善身体和精神状态。


使用方法:可在冥想或放松练习时,将颂钵放在身边,用钵锤轻轻敲击或摩擦边缘,让声音自然传播;也可将颂钵置于身体特定部位,如腹部、胸部等,感受其振动。


薰衣草精油香薰


含义与作用:从薰衣草中提取的挥发性芳香物质,具有舒缓、放松和助眠等功效。能缓解焦虑、改善睡眠质量、减轻压力,还具有一定抗菌、抗炎作用,有助于营造舒适的环境。


使用方法:借助香薰机、扩香器等设备,将薰衣草精油扩散到空气中;也可将精油滴在棉球或纸巾上,放在房间角落;还能在睡前滴几滴在枕头上,但要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引起过敏。


将冥想与颂钵、薰衣草精油香薰结合,能营造更沉浸式的放松体验。冥想前点燃薰衣草精油香薰,播放颂钵音频,在香气和声音中更易进入放松专注状态,更好地减轻压力、舒缓身心。

专注于爱与友善。在这种冥想中,带着爱、同情和友善的感情去想他人。这样有助于增强您对其他人的感情。


六、培养冥想技巧


不要评判您冥想的方式。这会增加您的压力。冥想需要练习。


无论您练习冥想多久,在冥想时走神都很常见。如果您想通过冥想使自己冷静下来,但您又注意力涣散,那么您可以让注意力慢慢回到您所关注的事物上。


尝试多种方法进行冥想,找到最适合您且您喜欢的冥想方式。在进行过程中调整冥想以适应您的需求。记住,冥想方式没有对错之分。重要的是冥想可以帮您缓解压力和获得更好的整体感受。

 

七、💡 让冥想融入生活的实用建议


- 微习惯启动:从每天3分钟开始,晨起或睡前固定时段练习更易坚持。 

- 结合日常场景:通勤时观察呼吸、排队时感受双脚触地、吃饭时专注咀嚼味道。 

- 善用工具辅助:使用潮汐、Headspace等APP引导,或听自然白噪音创造氛围。 

- 非评判心态:走神是正常的,重新专注的过程正是训练大脑的关键。


八、🌟 自我疗愈的深层意义


冥想不仅是技巧,更是一种自我关怀的哲学。当我们停止对抗情绪,以观察者的视角看待内心波动,便能发现:情绪如潮水,会自然升起又退去。这种「不认同」的觉知,让我们逐渐从情绪的奴隶转变为生命体验的见证者。




提醒:若长期被抑郁、创伤困扰,建议结合心理咨询和中医推拿支持,冥想起辅助作用而非替代治疗。


尝试从今天开始,给自己5分钟静坐的时间,像对待朋友一样温柔地陪伴内在情绪吧~ 🌿

杜塞尔多夫

0
1
18
他的发布
其他相关
1
发送